一、指令系统概述
指令系统分为CISC与RISC,各有特点,RISC因高效性更适用于现代高性能计算。流水线技术是提升指令执行效率的关键,理解其周期、执行时间、吞吐率、加速比等概念对掌握其优势至关重要。建议通过例题加深对公式及概念的理解与应用。

1.指令系统的定义
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硬件的语言系统,即计算机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的集合,反映其基本功能。
2.类比理解
类比扫地机器人能完成扫地、拖地、喷水等功能,计算机指令系统体现其可执行的操作。
二、指令的组成
1.操作码字段(OP)
表示指令的功能,如加减乘除、与或非、转移跳转等。
2.地址码字段(AD)
表示操作数的地址或直接操作数,决定操作对象在内存或寄存器中的位置。
3.控制器处理
操作码字段需通过指令译码器进行翻译,以执行相应操作。
三、复杂指令系统(CISC)
1.定义与背景
CISC(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)旨在通过增加复杂指令提升计算机功能。
2.特点
- 指令数量众多,可达数百条。
- 指令使用频率遵循“28原则”:20%常用指令占程序中80%出现频率。
- 支持多种寻址方式。
- 指令长度不固定,增加译码复杂度。
- 可直接对主存数据处理,效率较低。
- 以微程序控制为主,通过微指令生成控制信号。
四、精简指令系统(RISC)
1.定义与思想
RISC(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)基于“28原则”精简指令集,保留高频指令。
2.特点
- 指令数量少。寻址方式少。
- 指令长度固定,格式统一。
- 以硬布线逻辑控制为主,速度更快。
- 单指令单周期执行,采用流水线技术。
- 编译优化更简单。
- CPU中通用寄存器数量多,提升执行速度。
- 总体执行效率高于CISC。
五、流水线技术介绍
1.概念来源
借鉴工业流水线思想,如汽车装配中工人并行工作,提升整体效率。
2.计算机中的应用
指令执行分为多个阶段(如取指、分析、执行),每个阶段由独立硬件并行处理。
3.发展历程
- 顺序执行:指令串行执行,效率低。
- 重叠执行:部分并行,提升有限。
- 流水线执行:全面并行,效率大幅提升。
六、流水线执行时间计算
1.流水线周期定义
- 流水线周期为各阶段中执行时间最长的一段。
- 公式
T总 = T1 + T2 + … + Tk + (n − 1) ⋅ ΔT
其中:
- T1 + T2 + … + Tk:第一条指令执行时间。
- ΔT:流水线周期。
- n:指令总数。
2.例题解析
- 指令分三段,时间分别为2ns、2ns、1ns。
- 执行100条指令:
T总 = (2 + 2 + 1) + (100 − 1) ⋅ 2 = 5 + 198 = 203 ns
七、流水线相关性能指标
1.吞吐率(TP)
单位时间内执行的指令数。
例:100条指令,总时间203ns →
2.最大吞吐率(TP_max)
例:
八、加速比(S)
不使用流水线与使用流水线执行时间的比值。
例:顺序执行时间500ns,流水执行203ns →